看西街教會

看西街教會

  • 所屬中會:台南中會
  • 類型:堂會
  • 代碼:C08019
  • 分設日期:1865/06/16
  • 升格日期:1943/04/01
  • 牧者姓名:黃偉力牧師( 傳道師代號:81691 )
  • 地址:(700014) 台南市中西區和平街33號
  • 電話:06-2225808、06-2242600
  • 傳真:06-2282545
  • 資源設施:無
  • 網址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sk.church
  • 電子信箱:ksk.church@gmail.com
  • 歷任牧者:個資法,不提供牧者相關資訊
  • 禮拜時間:
    • 台語 – 禮拜天 上午 09:30 (聚會176人)
  • 各項聚會:
    • 週間禮拜 – 每週三 下午8點 (聚會40人)
    • 家庭禮拜 – 不定期週五 下午8點 (聚會48人)
    • 婦女團契 – 每週二 上午 09:00 (聚會59人)
    • 查經班 – 每週二 下午 08:00 (聚會20人)
    • 信望愛小組 – 每週三 上午 09:30 (聚會10人)
    • 喜樂小組 – 每週四 下午 03:00 (聚會10人)
    • 愛鄰小組 – 每週五 上午 09:00 (聚會10人)
    • 祈禱小組 – 每週六 上午 08:30 (聚會10人)
    • 兒童詩班 – 每週六 下午 02:30 (聚會6人)
    • 青年團契 – 每週六 下午 07:00 (聚會10人)
    • 少年團契 – 每週六 下午 07:00 (聚會25人)
    • 聖歌隊 – 每週六 下午 08:00 (聚會24人)
    • 成人主日學 – 每週日 上午 08:30 (聚會25人)
    • 兒童主日學 – 每週日 上午 08:30 (聚會45人)
    • 松年團契 – 單月第四個主日 上午 11:00 (聚會24人)
    • 聖工團契 – 每季中第一個主日 上午 11:00 (聚會45人)
    • 夫婦團契 – 每雙月的第三個禮拜日 上午 11:00 (聚會59人)
    • 迦拿組 – 每個月的第四個禮拜日 上午 11:00 (聚會30人)
    • 社區大學 – 每週二、四 上午 09:00 (聚會45人)
  • 信徒數(男/女):
    • 陪餐會員:339﹙134 / 205﹚
    • 未陪餐會員:0﹙0 / 0﹚
    • 不在會員:239﹙104 / 135﹚
    • 慕道友:0﹙0 / 0﹚
  • 聚會人數為2021年資訊

簡介

台南看西街是基督教福音來台發源地,而看西街教會即為紀念福音來台之教會,深具歷史意義。主後1865年5月28日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馬雅各醫生,偕同杜嘉德牧師、陳子路、吳文水、黃喜智等傳道師搭乘一輪船名「美太」號,由打狗(高雄)登陸,幾天後來到台灣府(台南)。有位馬威廉先生為他們預備一個地方在看西街(即原仁愛街四十三號),於6月16日開始傳教行醫。前面是禮拜堂,後面做為醫療館,展開醫療傳道的工作。不久遭守舊猜忌者反對,甚至於7月9日主日這天被匪徒包圍準備攻擊。是時,馬雅各醫生等緊閉門戶同心祈禱,而吳文水則設法脫險求救台南縣衙,縣主聞訊立刻親臨制止,並勸馬雅各醫生暫時離開台南,到了禮拜二,馬雅各醫生等就離開台南往打狗去,在旗後工作。

惟嗣後不避艱難,於1868年12月底回到安平,打算在台南租一間房間,幾個禮拜之後就從高金生先生得到舊樓繼續工作,聖工因此日見發展。迨1903年始有太平境馬雅各紀念禮拜堂之創設,並於1917年5月27日再由太平境教會分設說教所於聖教發祥地之看西街,離今有七十八年。當時適有兩位熱心信徒劉錫五長老、澎湖女官捐獻房屋作禮拜堂,嗣後並賴太平境教會及教會學校師生之支持及侯蓮湖(第一任)、蕭朝金、許崑、夏禹諸傳教師相繼努力傳道,培養信徒,教勢因之擴展。

1939年3月18日成立支會命名永樂教會,離今61年;1943年3月末退任牧師盧賞受派在本會工作;同年4月成立堂會,會員59名;1950年6月16日聘請盧賞牧師為本會第一任牧師,至此方為完全獨立之自治堂會,已50年。在盧賞牧師領導下極盼教勢進展,專程前往高雄前金教會邀請台灣第一位女牧師李幫助前來奮興佈道。當李牧師按址來回繞了好幾圈,仍遍尋不著禮拜堂時,不禁感慨萬千,於是在奮興會上大聲疾呼,我們必須蓋一間具有十字架記號明顯的禮拜堂來榮神益人,興建禮拜堂之議因而產生。

1951年和會決議,授權任職會組織籌建委員會,專責物色土地、策劃重建工作,因當時考慮必須在宣教發源地附近,不然就失去紀念的意義,實在得來不易。為慎重起見,特聘當時任南部大學總幹事黃武東牧師擔任顧問,提供寶貴建言,教會外觀就是採納黃牧師之意見,內部是當時台南神學院副院長安慕理牧師提供,一樓做講堂、二樓做禮拜堂,分別不同用途。一九五四年經小會呈請中會向南部大會准建「南部設教紀念教會」。

經費是一大難題,初期教會會友大約60人,大半生活貧困、經濟拮据,但受聖靈感動,紛紛慷慨解囊,有人捐出首飾,在奮興會場共認捐將近二萬元,做為建築基金。青年們更憑著滿腔的熱誠到各地教會演劇,舉辦慈善市、收集廢物等,也為基金帶來更多迴響。

盧賞牧師更馬不停蹄,來回奔波,先後兩次跑遍全台各教會,加上台南中會各教會之捐獻共募得五萬餘元。更難能可貴的是盧木童長老鼓勵信徒照各人恩賜,竭盡所能,其餘不足額,他願全部負責。新建聖殿獻堂典禮於1955年6月16日舉行,所以今年亦是本會建堂45週年紀念。

新建堂之命名,有人主張沿襲舊有的永樂教會,有人提議依地址取名和平教會,也有人認為地屬西門宜名西門教會,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,後來黃武東牧師,引經據典── 引據馬雅各醫生寫給巴克禮牧師信中所提到「我於1865年6月16日於看西街開始工作……」這場煞費周章的命名風波才塵埃落定,「看西街教會」留為歷史查考。1954年向南部大會稟請為「南部設教紀念教會」。俟台灣宣教百週年南北合一為總會,因北部慢南部七年開拓,便名正言順的由「南部設教紀念教會」更改為「台灣宣教紀念教會」。

地圖

翻譯語言